標題“清未、民初、台灣早期硬幣”, 笨手笨腳錯誤輸入為“精幣”,多謝好友指正
收藏了一些不值錢的東西,先介紹硬幣。
龍銀或龍洋:光緒34年(1908),重量“庫平七錢二分”(二分因磨損看不清楚),
22.68公克,標準silver dollar的含銀量...
中華民國開國記念銀元,面值一圓,又稱孫小頭...
中華民國開國記念幣,紅銅質地,面值十文。
上圖二面旗:右為五色旗,民初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採用的國旗,分
紅黃藍白黑五個顏色,分別代表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合;
左為十八星軍旗(內外各九),又稱鐵血十八星旗,或鐵血旗,是民初的陸軍旗;
此外,隸書把“民”拉出頭,以前以為寫錯了!
這枚可能是人人皆知的“袁大頭”。袁世凱(1859-1916),這老兄不想多說,只
是覺得他的長相似乎定了後來電影、電視裡軍閥大帥的模樣,總是光頭一摸,拍著
桌子大喊:“他xx的,拖出去斃了他!”...
這是印象最深的一枚,三十八年發行五角硬幣,銀含量高達72%,也是台灣發行硬幣
唯一含銀的;流通很短,小學時同學父親製作樂器小喇叭,必須使用銀焊接,他告
訴我要以2.5元去收購,所以很快就消失了。
這一枚是約1900年代在老光華市場買的,不記得花了錢,只記得想討價還價,那老
兄二話不說就放回口袋,只有照付...
三十八年的一角,紅銅,沒有氧化,也沒有傷痕累累,很有質感...
三十九年二角硬幣,不記得是花多少買來的,100%鋁,氧化很嚴重...
四十三年的黃銅五角。
背面角字下面是澎湖群島,小時候以為“角”字下須加個“公”字,組合起來才是
錢幣的“角”,很笨哦。
我有收藏的習慣,但絕對不是收藏專家,更不會是任何名貴的東西,看到什麼吸引
我的,就帶回家,包括石頭、木棍、貝殼、盒子、老鐘。志不在價值,在喜愛,怪
咖? 05/03/2014 曾介紹美國硬幣,可點: U.S. Coins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