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SC_0474 
↑到了北加州,不能不去舊金山?到了舊金山,怎能不去拜見金門大橋?

aDSC_0480 
↑舊金山灣區以霧著名,來了無數次,被濃霧籠罩還是頭一遭

aDSC_0485
↑目前正大興土木,修建、改善周圍環境和圍繞橋頭的步道。可見到黃色膠帶?粘度
很好撕不開,無法看出蓋著不想讓人知道的秘密是什麼,只見“……
Y 2014”,再
詳細看,原來是:“JANUARY-JULY 2014”,已經八月,延誤就延誤嘛,有必要如
此嗎?天下政府一般笨,不蓋起來還沒事,蓋了我非看個究竟不甘休!

aDSC_0487 
↑但是也正因為施工,張貼了一幅巨大海報,說明舊金山灣
和造橋的歷史,是以往我所不知道的。上面說明大致如此:

1)約一萬年前,海平面比今天低300英呎,有一條河形成金門海峽,冰河期結束後大量
冰溶成海水湧入形成舊金山灣,再加上雨水和溶雪長年注入,以及巨浪、強風、濃霧和
念鹽水氣,為造橋帶來極大挑戰,外加另一理由,引起1906舊金山大地震斷層,San
Andres Fault離此僅7英哩。2)1775原住民目睹西班牙探險船San Carlos駛人港灣;
1776年西班牙人開始屯居於此,命名Yerba Buen,薄荷的意思,後改名為San Francisco,
即St. Francis聖方濟。1848居民僅500,1849的黃金潮人口立即爆增十倍。3)1900年起人
口已達百萬,當時加州南北向的主要幹道101,迫切需要一座懸掛式吊橋,方能跨越海灣,
並連接其他線道成網,以應付人口之快速成長。4)二十世紀初1900-1910,建築技術在長
掛式吊橋上有跳躍式的進步,使以往難成之事,變成具有挑戰可成之事,impossible
vision became a challenging possibility,排除政治反對聲浪,和面對1929年大蕭
財政窘態,地方人士和工程專家,再加上毅力勇氣,通力合作把當時一致認定“根本
無法建造成功的橋樑 the bridge that could't be built.”建造成功

aDSC_0488 
↑(歷史鏡頭)建造之初,先立二座巨大鋼樑,和靠近舊金山
這一端的二座夾弧形鋼樑的水泥基柱,與下圖相比對

aDSC_0490 
↑橋全長1.7英(2.7公里),1/5/1933動工,5/27/1937通車。每日交通流量110,000
架次。弧形鋼樑下是Fort Point堡壘,防衛舊金山灣和舊金山市

aDSC_0502 
↑面向鏡頭車輛來自舊金山,北上不收過橋費;右側南下車輛過橋費US$7.00,相信我選
擇全自動口,沒有繳費,幾天後收到通知須寄支票$7.00,很客氣,如果是租車,租車
公司一定會討回(租車合約裡有明訂,甚至包括任何違規罰款告發單,絕不手軟)

aDSC_0613 aDSC_0614 
↑右側是舊金山市區,我跨越金門大橋之後,
左轉繞到半島最西邊,有更精彩的探索故事

aDSC_1134 aDSC_1177 
↑弧形鋼架下是Fort Point堡壘

aDSC_0457 
↑從San Jose前往金門大橋時,下了101號公路,GPS帶我走一條平日不常用的道路
Divisadero Street,看到的電纜是市內電動公車的電源。在舊金山上坡下坡的諸
多街道中,這算是一條很陡峭、很好玩的街,一眼望去已到頂(下一條交叉口街應
該是Pacific),不知下一步會怎樣,前途茫茫?不注意保證嚇你一大跳!

aDSC_0459 
↑翻過頂,放眼望去就是舊金山灣,這一天有霧,否則景象很不一樣

aDSC_0466-Lumbard  
↑下到Lombard,也就是又回到101公路時,雲霄飛車就坐完了,左轉前往金門大橋。
您下一次來到舊金山,不妨走這一條很刺激的路,有不同的體驗,千萬小心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的相片說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