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DSC_0401

↑端午節第一個想到粽子,其次才是龍舟,那為什麼英文卻把這一天叫著龍舟節
Drogon Boat Festival),而不叫粽子節(Chinese Tamale Festival)呢?

 Tamale 是中南美洲的傳統食物之一,可以追溯遠及西元前5000到8000年,
Aztec阿茲特克和Maya瑪雅古老文化。墨西哥朋友的最愛,作法和粽子極相近,
玉米粉等於糯米,玉米外層皮(husk)等於粽葉,用蒸的,加肉和豆子後就像
我們的肉棕,不加的就和白粽或鹼水粽相似。儘管Tamale不合華人胃口,但想
想也有長遠悠久的歷史,人與人之間,當以包容取代排斥,欣賞而非歧視。

2DSC_0403

↑從小最愛的三個大日子就是春節、端午和中秋,原因就是好吃的吃不完!

和鄰居不同之處是我們家粽子一年包二次,一次當然在端午節,第二次則是在
放暑假,姐姐和哥哥從台北回家(台中)。在這裡端午節很平淡,妻子去附近
一家很有名的餐廳買了三個應景,可能年齡的關係,口味變得比較輕,也比較
淡,吃一個意思到了,點到為止。

回頭想想,不知從什麼時候起,“糉子”變成“粽子”,說實話真是造福不少
青年學子,但小學老師曾堅持要我們寫“糉”的痛苦記憶尚存,把我們個個都
弄“傻”了,同學寫的時候,還會彼此提醒必須要用很像“傻”的“糉”字

3DSC_0195

↑美國像這種大片葉的竹不多見,恰巧我初中老友後院有,去年造訪時拍攝,
第一反應是包粽子,今年再見面,還問我怎不再拍竹子?我只說下次你家園丁
若要修竹子,鋸一段給我,他問:“要作存錢筒?”哈哈!太久遠了。

4DSC_0203

5DSC_0204↑小時候住在台中眷村,村後面有條小溪,兩岸竹林高聳,夏初時葉片長和寬
是包粽子的上上選,煮出來的粽子帶著新鮮竹葉香,是買都買不到的;此外,
更是我和老弟合法去小溪玩水的特別通行證,帶著剪刀和籃子可以混上好幾小
時,弄一身濕回家,絕不會被罵,所以有雙重期待。

記得一次剪了一大籃,回家路上,有一個人對我們說那些竹子是他種的,要我
們把竹葉給他,二個小傻瓜就呆呆地讓他沒收,心想這下媽媽怎麼包粽子呢?
再細想之下,我恍然大悟,原來被騙了!立刻回頭,再玩水一次,誰怕誰啊
6DSC_0082

↑美國常見這種小葉細枝的竹子,去年在洛杉磯縣植物園拍攝。

對竹子完全不懂,這二天碰巧觀賞了台灣林務局介紹台灣本土和外來
引進竹類影片,很精彩,只是看完了,也忘光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的相片說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